国内顶级期刊首发!泮思林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发布时间:2025/5/16 18:15:25 / 【关闭】
近日,由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著名儿科心脏病学专家泮思林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专家共识》在国内顶级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针对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专家共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将为提高我国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水平提供重要指导,标志着医院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病率较高。若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会严重影响早产儿的心肺功能,导致呼吸窘迫、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关注,但针对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血管纤细、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手术操作难度极大,相关治疗规范和专家共识一直缺失。
泮思林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儿童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胎儿及新生儿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团队已累计完成各类复杂先心病介入手术超5000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PDA封堵术成功率保持100%,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团队还创造了国内首例单中心的胎儿肺动脉闭锁介入治疗、亚洲最小胎龄 26 孕周的胎儿心脏手术的记录,累计完成的此类手术占世界同类疾病手术量的 30%,居亚太地区第一位。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的规范性指导文件,该共识从术前评估、手术适应证、操作规范及围术期管理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科学、实用的诊疗指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共识中提出的“青岛方案”创新性地解决了超低体重儿介入治疗的技术难题,为出生体重<1000g的危重新生儿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该专家共识的发布,对于规范我国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新生儿死亡率控制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更多早产宝宝的健康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