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一抹温暖,跨越 7 年:瑞士奶酪样室间隔缺损女孩与救治医生再续感动

发布时间:2025/10/14 17:04:24  /  【关闭



“陈爷爷,我想您啦!我来看看您!”

近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病房,相机的快门定格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7岁的安娜(化名)开心地来到心脏中心主任陈瑞教授面前问好,陈瑞教授一眼认出孩子,轻抚她的头并关切地询问病情。

微信图片_2025-10-15_080448_093.jpg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七年前曾命悬一线,出生仅三个月便确诊肌部奶酪样室间隔缺损这一复杂凶险的先天性心脏病,在生死边缘徘徊。

如今两人再度同框

这段跨越七年的“心”路历程

被重新唤醒

让我们一同回望

女孩如何在妇儿医者的守护下

挣脱死神的束缚

拥抱重生的希望

三个月婴儿的生死考验

七年前的一个清晨,一对年轻的父母抱着仅三个月大的婴儿,满脸焦急与无助。这个婴儿便是安娜,当时已出现了明显的气促、喂养困难、体重不增长等异常表现。

经过一系列检查,结果令人揪心 ——肌部奶酪样室间隔缺损,也就是医学上罕见的瑞士奶酪样室间隔缺损(Swiss-Cheese缺损)。

微信图片_2025-10-15_080459_73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室间隔,本是分隔心脏左右心室的“墙壁”,肌部室间隔缺损是指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肌小梁部,可单发或多发,多发性肌小梁部室间隔缺损就像被蛀空的奶酪,Swiss-Cheese缺损因此而得名。

这种先天性心脏病远比普通“室缺”更加凶险复杂。因为缺损位置特殊,侵犯范围广泛,患儿常在小月龄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婴幼儿期修补该缺损极为困难,以往面对这类病例,通常需要先进行正中开胸姑息手术(即通过手术暂时缓解症状,维持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等到孩子年龄稍大、身体条件更耐受时,再进行根治手术。

然而,当时的安娜症状已十分明显,即便做了姑息手术,预后也难以保证。

打破常规的勇敢抉择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心脏中心积极组织多学科会诊,陈瑞教授大胆提出了一期手术根治的目标!

作为危重复杂先心病手术领域的知名专家,陈瑞教授有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可面对安娜这样特殊的病例,他也深知此次手术的风险。麻醉生效后,陈瑞教授带领手术团队开始了这场“攻坚战”。

微信图片_2025-10-15_080503_662.jpg

3个月大的婴儿,心脏只有核桃般大小,视野受限、操作空间狭窄,而缺损的位置更是深藏在心脏最深处的心尖部,无疑给手术增加了难度。

为了彻底修补这个复杂而深在的缺损,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双补片修补法,该方法亦属国内首创。可孩子的心肌脆弱得如同刚发芽的幼苗,稍一用力就可能撕裂,每一次下针缝合都如履薄冰。

陈瑞教授沉着地调整着手术方案,凭借超凡的技艺和耐心,一点点完成了修补。

微信图片_2025-10-15_080506_834.jpg

手术室外,安娜的父母焦急地等待着,当“手术成功”的消息传来时,夫妻俩激动得相拥。

术后,心脏中心监护室(CCU)的医护人员更是对安娜悉心照料。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孩子的各项指标逐渐好转,从依赖呼吸机到自主呼吸,从无法进食到正常喝奶,这个小小的生命一步步挣脱了病魔的束缚,最终平稳出院。

七年时光见证奇迹

时光荏苒,七年转瞬即逝。当年那个在襁褓中奄奄一息的婴儿,如今已长成了活泼可爱的女孩。

近日,安娜回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例行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结果令人欣慰:心脏结构完好,功能完全正常,血流动力学指标优异!那颗曾经脆弱的心脏,如今有力地跳动着,支撑着她正常生活、健康长大。

安娜的妈妈眼眶湿润了:“七年了,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安娜的今天。你们不仅救了孩子的命,更给了我们全家希望。”

看着眼前这个健康、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孩子,陈瑞教授深受触动,由此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其实

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还有无数像陈瑞教授这样的

温暖身影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

尽心尽力地救治着

一个个生病的孩子

也让一个个失意的家庭

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