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脐带扭转20圈、ABO溶血,她用千字长文致谢那些有名与无名的“临时家人”
发布时间:2025/11/14 17:35:03 / 【关闭】
“从保胎苦熬,到脐带扭转20圈的生死考验,再到宝宝ABO溶血的惊险闯关——这场孕产路,我走得步步惊心。”
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到一封来自新手宝妈刘女士(化名)的感谢信,千字长文里记录着她从艰难保胎、惊险分娩到宝宝健康闯关的全过程,也写满了她对产科、助产士、新生儿科等众多医护人员的深深谢意。
孕期“保胎关”:那双从不缺席的搀扶之手
对刘女士而言,守护腹中新生命,是一场以爱为名的漫长坚守。因患有易栓症,为保胎儿平安,她每天咬牙注射肝素,整整120针,针针是期盼,亦是艰辛。
“本身就容易焦虑的我,特别幸运地遇到了产科主任医师王勇。”刘女士在信中写道,“王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每次都精准判断我和宝宝的状况。他就像一颗‘定心丸’,无论我问多少遍,总是不急不躁,把复杂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直到让我心安。”

这份安心,既来自专业的医术,更藏在那些不动声色的细节里。王女士孕晚期体重增至160多斤,每次产检后,王主任总会伸手小心将她从检查床上搀扶起来。这个简单的动作,产检期间从未缺席。
“他从不刻意说‘小心’,却用每一个动作告诉我:‘别怕,有我扶着’。”这份专业与温情并重的守护,如暖流贯穿她整个孕期,也流进了她的心里。
分娩“惊险关”:脐带扭转20圈!一句“紧急剖宫产”抢回新生啼哭
孕39周,一场突发危机打破了平静——刘女士做胎心监护时显示多次减速,情况紧急。王勇主任审阅报告后当即决定:“马上住院,一刻都不能等!”
催产过程中,助产士王悦始终守护在侧。“她一边精准监测胎心,一边握住我的手轻声安抚:‘别怕,我们都在。’”可就在宫缩加剧时,胎心再次出现异常波动,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医生当机立断:“赶紧通知家属,准备紧急剖宫产!”
正是这份果断,为新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2025年8月22日17点27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宝宝顺利降生。然而,手术现场所有人心头一紧:脐带竟然扭转了足足20圈,出生那一刻宝宝还拽断了自己的脐带!
“如果再晚一点,真不敢想会怎么样。”刘女士在信中仍心有余悸。
新生命“健康关”:ABO溶血,那场分秒必争的救治接力
宝宝出生第二天即出现早发性、快速进展的黄疸,这一危急迹象被随后的动脉血检验印证——ABO溶血!
查房的产后新生儿主治医师邹洋发现异常指标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第一时间协调新生儿科床位,全程陪同宝宝转运,生怕耽误一秒救治时间。
“新生儿科一位和蔼的男医生给宝宝做了全面检查,还耐心地安慰我们:‘溶血情况可以控制,请放心,我们会密切监测宝宝的各项指标。’”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稳住了刘女士再次慌乱的心。

住院"守护关":那些有名与无名的"临时家人"
在产后恢复期间,产科二区的护士们成了她信赖的“临时家人”。初为人母的她不知如何安抚哭闹的宝宝,护士们便手把手教她正确的抱姿和拍嗝技巧。护士王慧婷更是细心周到,每次查房都会关切地叮嘱和询问:“有没有排气?”“有没有自主排尿?”“今天一定要吃流食,别着急进补”……比家里人还要操心。
还有许多她叫不出名字却同样温暖的守护:在她急得满头大汗时,总有护士递来纸巾轻声安慰“别慌,有我们呢”;做胎心监护时,护士不忘提醒她“您有易栓症,躺久了记得多活动脚腕,预防血栓”;宝宝抽血前,护士总会提前用手搓热宝宝的小脚,柔声说着“暖和了就不疼了,宝宝最勇敢啦”……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关怀,汇聚成照亮刘女士艰难时光的星火,成为她闯过重重难关的温暖力量。
“一路闯关,幸好有这些医护人员撑着,不然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刘女士在信里写道,“我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不仅是给王勇、王悦、邹洋、王慧婷这些叫得出名字的医护人员,也是给所有默默付出、我不知道姓名,却拼尽全力帮我的青岛市妇儿医院的医护人员”。


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医护人员们深知每一次孕产都是一场需要医患并肩的“闯关”,我们愿意在每一道难关前,做那个“伸手搀扶”“果断决策”“轻声安慰”的人,用专业的技术筑牢安全防线,用温暖的关怀驱散焦虑,陪伴妈妈和宝宝,稳稳闯过每一关,迎接平安与新生。
暖心后续:文章发出后,公众号后台收到许多暖心留言。有人细细诉说自己的故事,有人认真表达内心的触动,一条条留言像小太阳一样,驱散了所有疲惫,也让我们更坚定了传递美好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