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 给就笑,不给就闹?看似“哄娃神器”,实则影响娃的语言发展!
发布时间:2024/4/30 15:15:37 / 【关闭】
生活中常有这么一种现象
孩子哭闹耍脾气
家长立马给娃手机/平板/电视
孩子立刻安静
被屏幕吸引不再哭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样的场景
更经常发生在照护人需要忙自己的事情
而小朋友需要陪伴时
或者发生于儿科门诊诊室、候诊区
输液室、治疗室等等
这有时是一种无奈之举
可家长习惯把手机或者电子产品
当成孩子的“镇静剂”
真的好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语言是人类的高级技能,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能力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家长都比较关心。
今天,青岛妇儿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语言门诊专家就来谈一谈影响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屏幕暴露。
“屏幕暴露”指一系列基于屏幕的活动,包括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看视频等等。
家长往往提出疑问,我们看电视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然而屏幕暴露的危害往往大于它表面看上去带来的好处。
01 屏幕暴露时间过长会怎样?
1.屏幕暴露与语言发育迟缓相关
1岁时更长的屏幕暴露时间与2岁及4岁时的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相关。
儿童1岁时每日屏幕暴露时间越长,2岁及4岁的语言能力发育迟缓越显著。
这是因为家人与孩子的积极沟通和互动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基础。婴幼儿语言学习离不开这种积极沟通,如讲话者的唇部运动、肢体动作和听觉信息等都可以激发儿童主动认知语言。但在屏幕暴露时,儿童的听觉和视觉刺激是经过被动处理的,缺乏互动性,可能导致与认知语言控制相关的大脑网络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语言发展。
2.危害还在各个方面
生命早期过量的屏幕暴露还有可能导致肥胖,并且对睡眠、视力、注意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状态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婴幼儿时期的屏幕暴露习惯可延伸至学龄期、成年期,并对其产生负面的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南:2岁以下幼儿不接触屏幕;2~4岁幼儿每天屏幕暴露时间<1小时。有讲话不清楚或者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的小朋友更不建议有屏幕暴露时间。<>
02 如何减少婴幼儿屏幕暴露的时间?
婴幼儿自主性差,容易被环境影响,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营造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1.保证户外互动时间
一天24小时,婴幼儿参与创造性的活动(例如亲子游戏、户外运动等)时间越长,屏幕暴露时间越短。
家长合理、有计划的安排孩子的日常活动十分关键。0-3岁,请家长每天至少陪伴孩子3小时,其中户外活动1小时,避免和减少屏幕暴露时间。
2.营造优良家庭环境
婴幼儿房间不放置电视;屏幕设备不使用时关机或幼儿不能见到;延后初次屏幕暴露的年龄。
家庭成员共同遵守使用规则。比如:家长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设置每日屏幕暴露时间和次数(比如每天1次,每次15分钟);陪孩子一起看,看完与孩子讨论看过的内容。
专家提醒:生命的头1000天,是儿童智能及认知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家长应成为儿童屏幕使用的指导者,把关屏幕暴露时长。建议家长合理规划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和观看内容,积极进行回应性照护,进一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